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隆重开幕:大咖云集,共议科技如何驱动全球金融变革
新金融评论 2017-07
据媒体报道,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或于7月中旬召开,其核心议题将是金融监管改革。在全国金融会议召开之前,我们如何拨开迷雾看清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如何理解金融科技(fintech)?如何理解监管科技(regtech)的监管逻辑?如何建立金融科技新生态?7月8日,中国金融领域的监管人士、学界专家、商界领袖及高管人士齐聚上海,出席第七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共同探讨金融科技驱动全球金融变革的新议题。此次外滩峰会以“科技驱动全球金融变革”为主题,由国内领先的金融专业智库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nifa)、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提供学术支持,国际金融业协会、外滩金融、金融城协办。
要让金融科技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做得正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
李东荣从历史、宏观、全球三个视角全面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要把握好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监管的适度平衡,实施创新式监管,积极探索监管科技、监管沙箱等监管新手段、新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让金融科技创新“走得动、行得通、做得正”,也要让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创新“看得到、穿得透、管得住”。李东荣介绍,中国金融业经过了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阶段,当前正在朝着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他提到,当前“工农中建”四大传统商业银行正在与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结对子”,“这对促进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李东荣指出,长期以来金融业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既是积极推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只有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针对当前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李东荣认为主要有正负两方面。从正向影响看,多元化的金融主体有效竞争,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健性。金融科技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将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的小微经济主体纳入到经济金融活动中,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的集中度,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从负向影响看,金融科技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地域的金融服务时,会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更强,波及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金融科技虽然推动了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线上化、开放化,同时也使得技术依赖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集聚。“金融科技服务的众多长尾客户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弱,更容易产生羊群相应,一旦发生风险,羊群效应会更突出。”李东荣说。在他看来,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多重影响。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金融科技创新业务,降低了各类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金融市场对利率变得更敏感,有助于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同时,部分金融科技业务具有一定的货币创造功能,使得传统货币层次边界变得模糊,仅盯住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量级货币政策效果会降低。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金融科技增加了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增加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难度和成本。李东荣认为,伴随着互联网支付等电子化货币规模的快速扩张,将会减少流通中的现金数量,使得货币乘数、流通速度以及需求函数的估算,面临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不确定性。他指出,虽然中国在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和应用规模上处于国际前列,但要正视短板和不足。“客观上讲,中国在原创业务模式开发、核心技术特别是底层技术研发、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尽快补齐。”
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
当前,不少人给新型金融科技企业贴上了“创新者”、“颠覆者”的标签,并认为金融业是个传统色彩很浓的行业。sfi理事长、工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主题演讲中对这一看法提出“质疑”。他从金融历史沿革的角度出发,指出金融业在科技应用方面从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最早的实践者、改革者和推动者。尤其是中国金融业的科技革命,一直在静悄悄地进行。姜建清认为,金融与科技之所以能紧密融合、当代金融科技之所以如火如荼,是因为金融业本身是信息数据行业,依赖数据并据以决策。展望未来,姜建清认为,科技发展及与金融的融合,将推动金融质态发生根本性改变。当前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周期,金融业和新型金融科技企业均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两者互相学习、竞争和合作现象会交替出现,甚至不排斥资本的合作。
对金融科技监管应把握好普惠性等五条原则sfi监事长、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
本届外滩峰会上,sfi监事长、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发布了sfi年度报告《金融科技发展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政策取向》(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共分三篇十章,从发展、解构、监管三个维度对金融科技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做了综合梳理和深入分析。万建华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不是颠覆传统金融的过程,而是传统机构融合、吸收、推进金融技术革新的进程。金融科技的发展依赖于金融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对此的重视程度和实际资源投入还需继续提升。万建华提出了应继续观察应对的几个问题。其一,什么是金融,什么是金融机构,什么是金融体系,以及如何监管,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并加以明确;其二,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模式对新旧金融业态格局的冲击尚不明朗;其三,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广对金融就业的冲击程度需要观察;其四,金融科技的监管探索或可推广至金融体系对创新的监管。此外,万建华认为,在监管原则方面,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来看,对于金融科技的监管应把握好以下五条原则:
一致性,依据市场行为的本质而非机构主体实施原则一致的监管;
可靠性,通过技术验证和治理规范各类乱象,提升行业可靠性;
互动性,监管者主动参与金融创新的全过程,加强与市场主体的互动,共同推进负责任的创新;
普惠性,确保金融科技发展紧密服务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经济金融稳定;
自律性,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约束企业自律经营上的重要作用。
积极营造综合生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指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针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黄浦区将紧紧抓住全球金融科技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将金融科技作为黄浦打造外滩金融集聚带、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重要突破口,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更加包容的态度大力推进。
1、要进一步增强城区核心功能。我们将进一步做优金融服务业,特别是推动拓展金融科技等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创新型金融机构、先进金融科技公司的集聚;支持金融科技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将积极探索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政府服务方面的创新应用,鼓励平台间信息的共享和数据联通,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2、要进一步深化政策引导扶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探索创新支持新兴行业发展的手段与方式,加大对重点金融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对金融科技领域功能性平台,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和试验给予支持。深化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普惠式创新,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信息科技加快升级金融基础设施、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客户体验。
3、要进一步优化综合生态环境。综合生态包括多个方面,核心是人,关键是环境,底线是安全。
在人才服务方面,我们将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金融科技领军人才、高级专业人才,鼓励各类金融科技行业组织、创新平台、研发中心、试验室的建设落地,为金融科技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促进相关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在行业互动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智库、标杆企业等多方面的复合优势,支持金融科技领域各类专题研讨、培训、论坛活动,促进行业内、国际间互动交流,努力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风险防范方面,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的“土壤”,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探索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应对金融创新带来的新挑战,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和模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走出一条创新和规范齐头并进发展的道路。
建议成立横跨“一行三会”的数字金融监管委员会sfi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
sfi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目前数字金融机构多为混业经营,普遍涉足保险、基金、证券、银行等综合性业务,甚至出现了几乎拿到“全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传统“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早已无法适应此种形势。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在分业监管框架改变之前,可考虑先行设立横跨“一行三会”的针对数字金融的监管机构。数字金融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融资都是当前监管最为缺失的领域,对于这些尚未看透的领域,其潜在金融风险是最大的。他强调,传统与数字金融业应统一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监管部门也要积极探索和实regtech(监管科技)。而在探索regtech的过程中,一个现实困难是,数字金融机构是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的引领者,而监管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监管机构应与数字金融机构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尝试探讨有效的监管框架。
面向新金融,没有竞争者,只有同路人sfi理事单位代表、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
在过去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以牌照和产品为中心对外提供服务,不同金融机构之间是垂直割裂的。新金融体系下,一切将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多元、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技术和金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将打破边界,实现深度融合。井贤栋认为,在新金融生态中,虽然不同的机构之间定位有差异,但彼此之间将是融合和共生的关系,互为生态。而真正的开放则是实现融合共生的必由之路。“面向新金融,没有竞争者,只有同路人。”新金融如果是一场万米长跑的话,今天才刚刚开始,可能只跑出去了10米,与其顾虑于竞争,不如把目光聚焦在户身上,为此井贤栋倡议,“不同的机构携手共建新金融生态,代表未来和过去竞争,代表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共享表率。”
上海可把fintech产业的集聚作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抓手
sfi理事单位代表、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
科技在使金融服务更加普惠的同时,也为金融业带来三次变革,解决了传统服务的难点、痛点,并重构了金融服务流程。sfi理事单位代表、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强调,金融科技的发展要与监管形成良好互动,监管目标应着眼于防控风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金融改革进程和打造国家创新能力四个方面。他还呼吁,希望监管部门从培育国家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角度,给予相关企业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的爱护、支持和帮扶,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使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奠定“全球市场领导者”地位。他特别提到,国家赋予上海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议把fintech产业的集聚,作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抓手。
作为国内最国际化、最高端、最前沿的金融科技盛会,外滩峰会以高质量的研讨内容和高水准的嘉宾阵容享誉业界。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3届的外滩峰会,吸引了国内外来宾共计2000位。2014―2016届外滩峰会嘉宾数统计数据显示:约7%为金融监管部门领导,约36%为各金融机构董事长、ceo、行长,约13%为各金融机构副总、总助和首席经济学家,约20%为各金融机构部门负责人员。今年,本届峰会更是吸引了包括cf40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cf40高级研究员谢平,cf40&sfi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蚂蚁金服集团首席执行官井贤栋,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主席greg medcraft以及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技术官sopnendu mohanty在内的众多监管层代表、学界专家和商界领袖的参与。此次峰会的商业合作伙伴有蚂蚁金服、陆金所、宜信、红岭创投、信而富。
央行孙国峰:金融科技发展需引入科技监管体系
金融界 2017-07-10 01:18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9日举办的第七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表示,随着国内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科技化的迅速发展,需要培育“双支柱”的科技监管(regtech)体系。“regtech”概念最早由英国行为监管局提出,是指“运用新技术,促进达成监管要求”。而国内对regtech的定义往往是“科技和监管的有机结合”,将科技运用于监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regtech发展的潜力也得以释放。孙国峰认为,和国外不同,中国的regtech发展有其独特之处。中国金融市场比较大,发展速度快,拥有跨行业、跨市场的新产品与创新。这些创新也隐含着一些金融风险。为了应对这些金融风险,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但金融监管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面对庞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数据,单纯靠人力进行监管,恐怕难以满足监管的需要。所以,在中国,regtech不仅可以用来监管fintech(金融科技)的发展,还可以满足监管当局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防范和划界能力的提升。
在中国,金融监管是最具有包容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不一定有足够的动力去研发regtech技术,所以在中国推动regtech的发展,可能更主要靠监管当局来推动。在中国如何发展regtech?孙国峰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首先,完善金融监管的双支柱体系――微观功能监管要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微观功能监管领域,要建立fintech行业监管规则,要实现风险监管的全覆盖,避免监管空白。要进行穿透式监管,把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和最终的投向穿透连接起来。综合全链条信息判断业务属性和风险特征,执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可以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监管,针对经营规模、技术和风险能力,在不同机构的业务准入、创新方面,采取分级分类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在宏观层面,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如果都采取人工智能、自主学习的方式管理风险,一方面微观的金融风险可能增强,另外也可能导致顺周期行为。如果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瞬间都采取同质行动,比如一个负面冲击来以后,同时收缩授信额度,那对金融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要通过宏观审慎的监管,采取逆周期的操作,避免顺周期的风险。同时,要推动金融数据标准化。各个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的数据,如果不能实现标准化,就很难建立基于所有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数据基础上的regtech监管。监管当局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标准,包括行业技术标准,有效规范市场准入、退出,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提供一个有序的公平竞争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会上也表示,面对已经是混业经营的数字金融现实,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必不可少的。他建议成立一个横跨“一行三会”的数字金融监管委员会来予以协调。
信息来源:2017学院招生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