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科创量质齐升(调结构转方式?国家高新区调研行)[图]

基础部2016-08-03访问数:1270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集聚发展带动创新


苏州高新区,科创量质齐升(调结构转方式?国家高新区调研行)

本报记者 刘诗瑶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3日   01 版)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长8%;工业总产值2881亿元;全区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5%、52%……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源自苏州高新区始终坚定不移以“科字当头”谋发展,增强科学发展能力,让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科研院所和企业头疼的问题。

  在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这个难题却迎刃而解。“当实验室依据研究做出一个样机后,只有继续生产样机,不断考察可靠性、稳定性和成本,才能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副所长武晓东介绍道,“对高校院所来说,这个过程不能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笔大投入,所以两方都不愿涉及。”但是,苏州医工所担起重任,摸索出了一套以研究所为依托,工程技术为核心,知识产权为纽带,资本为辅助,多要素紧密结合的新型成果转化模式。

  以医疗器械为例,苏州医工所面向科研院校、医院、企业征集成果转化项目,由技术管理和投资管理委员会遴选项目立项,成立项目公司并进入工程化阶段。


               

  “在工程化阶段,支撑服务平台的相应部门同时开始对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深化研究,尽可能降低产品样机的技术风险,提高产品的成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直至产品通过国家认证,最终以资本运作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武晓东说。

  基于这种成果转化模式,苏州医工所建立了以高端工程技术服务为特色的中国科学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器。截至2016年6月,已成功引入百余项成果转化项目,累计吸引社会资本逾1.5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的关系不言而喻。

  贴满企业商标的专利墙,庄严大气的法庭,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走进苏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能够感受到当地对知识产权强烈的保护意识。这里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已经打造出集知识产权审查、代理、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和商用化服务为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目前,集聚区已注册各类服务机构超过70家,各级各类政府公益服务机构(平台)5家,服务机构员工总数超过2500人。

  苏州高新区打造集聚区之初,在鼓励企业进行原始创新的同时,促进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区内已初步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两大经济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高地,贡献了全区五成以上的知识产权产出。

  苏州创客峰汇,是高新区结合现有产业特色和平台载体资源,为广大创客打造的众创空间集聚区。在这里,众创空间能享受到公共技术平台、会议网络设施、生活后勤服务等多方面支撑。创客峰汇只是高新区培育创新人才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各级领军人才633人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40人,省创新团队8个,省双创人才49人,总体显示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2016年8月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校园省级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研发中心


附:苏州高新区2016核心资讯:


      近年来,苏州科技城大力集聚创新发展资源,大力引进和培育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环境。随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70余家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的进驻,区域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苏州科技城还投入20多亿元搭建生物医学医疗器械平台、微系统及光电平台、高新区科技情报中心等10多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质量检测、科技查新、信息咨询等多元化服务。 科技城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产业,2014年各个产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集聚相关企业120余家,产业产值增速明显;新能源产业在光伏产业复苏的大背景下,更加健康地壮大发展;高新区有轨电车基地建成,南车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开建,轨道交通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依托中科院地理所苏州基地、中传媒苏州研究院、中移动苏州研发中心等"中"字头科研机构,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取得进一步发展;以东菱振动、纽威数控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向"高精尖"的研发方向推进;在国知局审协江苏中心的带动下,吸引了50多家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位于智慧谷的苏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不断完善。  开发建设以来,苏州科技城不断加快人才、创新、产业"三大高地"联动建设。截止2014年12月,科技城人才总量已近50000人。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中,本科学历以上占80%,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超30%,本科以上学历中80%是理工科人才;已引进外籍专家200多人,博士与留学归国人员500多人,并建有两个院士工作站、11个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领军人才方面,科技城已经集聚了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4人,省"创新团队"6个,省"双创人才"39人,市"姑苏领军人才"49人,高新区领军人才159人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均占高新区高层次人才的一半以上。目前,苏州科技城软件与信息类注册企业约150余家,入驻企业约120余家,从业人员约5000人。拥有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共10家,引进了富士通通信、富士通综合质量、软通动力、印度沛特尼、安硕软件、金游数码、欧索软件、山石网科、易程科技、印度安艾艾迪(NIIT)软件培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物联网产业方面,以“感知、互联、应用”为主线,以“集聚、创新、发展”为原则,通过引进产业链各关键节点的优秀企业,致力于构建一个区域性的物联网产业集聚高地。目前,科技城已经集聚了一批从事基础传感器件、优化自适应组网技术以及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的企业。随着中国移动研发中心及其相关企业的陆续入驻,苏州科技城在物联网产业方面的研发及应用的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云计算产业方面,以“彩云计划”为蓝图,依托苏州及华东制造业和服务业雄厚的产业基础,围绕“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发展和扶持相关产业链。规划通过5年时间,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形成1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产业链形成500亿元产值,打造华东“云应用与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彩云计划”将借助中国移动研发中心、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智慧城市与云应用研究中心”、硅谷云计算卓越中心(CoE)、苏州安久云计算中心等实体的强大技术实力及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云计算实用芯片和软件平台,包括低功耗芯片、嵌入式软件系统、云计算软件平台的开发和产业化,打造以高速铁路协同作业平台为基础的高铁云应用产业链、以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为基础的医疗云应用产业链、以电信运营商建设无线城市为契机、以无线服务平台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等三个产业链。 


                                                                                                                              总部经济园

             


  总部经济园(101PARK)位于高新区管委会旁,科技城行政商务核心区域,是政府重点扶持的立项工程。作为苏州市首创7万方花园式办公别墅,总部经济园提倡国际前沿的生态办公理念,其300-500平独栋、合院办公空间,致力于为名企提供与传统办公截然不同的别墅式花园商务环境。开放空间的生态商务办公,打造出真正生态绿色的企业总部经济园。截止目前,已引进江苏富士通、北京三友等近20家企业。


                                    苏高新软件园 微系统园

             


  苏高新软件园和微系统园是科技城发展新一代软件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

  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的苏高新软件园重点引进、培育和发展地理信息、服务外包、金融及安全软件、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目前已入驻海尔、软通动力、安硕软件、金游数码、山石网科、NIIT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苏高新软件园拥有一流的楼宇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园区配套设施,包括员工用高级餐厅、食堂、便利店,面向园区员工的全装修优租房,健身房、室外运动场地,24小时自助银行服务等。园区荣获“中国信息服务外包优秀园区奖”和“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

  微系统园是江苏省首个专业IC应用研发设计特色园区,“省级科技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IC设计和微系统技术产品应用设计为发展重点。目前,已有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分中心、瀚瑞微电子、富欣智能交通、瑞派宁等近50家研发机构和企业入驻,主要包括IC设计企业、晶圆测试企业、配套与服务,以及研发机构。


                                   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

                    


  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坐落于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城内,总规划占地约2平方公里,载体面积近25万平方米,分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南部由科研创新区、权威检测和评估机构区、综合配套区组成。北部为产业示范区,规划建筑1平方公里,一期已建成4栋高标准厂房, 2014年底已正式投入使用,将引进已成熟的医疗器械企业,打造产业示范区。

  产业园被批准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十百千万工程”示范产品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级科技创业园、江苏省省级科技产业园、江苏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并于2014年获批国家级“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 

  产业园汇集医疗器械明星企业、行业龙头,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大,集群效应显著。迄今已有上市公司鱼跃医疗、中生北控,国际著名齿科器械公司卡瓦科尔,外科手术器械专家法兰克曼,以及国内专业医疗设备ODM服务提供商品诺维新等近90家企业集聚,产品涵盖医学影像、医用光学、体外诊断、手术室装备等各个医疗器械领域,入驻企业注册资金达20亿,总投资超60亿元。2014年产业园企业累计获得生产许可证24张,产品注册证139张。产业园的集群效应彰显,一个百亿级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正快速形成,必将实现“高技术、低成本、惠民生”的美好愿景。

                                        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苏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中央核心区域―智慧谷,分知识产权高端服务、高层次人才培训和知识产权成果孵化应用三个功能区。预计到“十二五”末,集聚区总投资将达到20亿元,建成载体面积50万平方米,入驻中介服务公司和知识产权成果孵化应用企业约100家,相关从业人员达1万人,其中2000人以上熟悉知识产权管理、咨询、运营、信息分析、法律等知识产权实务,并带动华东地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将立足苏州、服务江苏、辐射华东,既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力量。

  建设中的苏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分为先导区和核心区,先导区位于苏州创业园。为进一步加强服务机构的集聚程度,发挥集聚区的集聚效应,提升集聚区综合服务能力,集聚区2014年3月启用核心区载体5.6万平米。截止2014年底,集聚区已进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50家。在50余家服务机构中,全国前二十强和品牌服务机构占比近30%,其中有全国排名前十位的北京三友、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和北京万慧达,华南地区排名第一的广州三环,以及专业专利信息服务机构江苏天弓、北京合享新创,知识产权交易机构江苏江科,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江苏尚科、隆安,知识产权培训研究机构苏州大学苏州知识产权研究院等。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业专业人员近2000人。

  集聚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审查、代理、培训、法律服务、商用化服务等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并且逐步达到了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的全覆盖。

                                                                                                                                智慧谷

                   


  智慧谷,科技城内一道自然生态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靓丽风景线。项目位于科技城核心开发区域,高新区行政中心正南,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集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综合商业配套等功能为一体,利用天然山体之间的U形谷状地带,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高端科技孵化及教育培训功能为依托,重点打造具备高科技智慧的企业研发总部基地、新一代通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服务及高端知识产权服务等新产业高地。智慧谷功能定位于高科技企业研发总部及创新中试区、高校、院所科研创新实践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和工业科技生态旅游区。目前签约进驻的项目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中国科学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北京万慧达、北京三聚阳光、广州三环、南京纵横、苏州创元等。


信息来源:2016学院招生宣传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