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时代城市创新:城市竞争力的构成与发展趋势[图]

基础部2016-07-29访问数:1275


创新时代城市创新:城市竞争力的构成与发展趋势

摘要

本文以世界经济论坛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为基础,探讨城市竞争力的判定与主要趋势。文中对全球趋势对城市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及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竞争力四要素框架,对城市制度、政策、软、硬连接等竞争力要素的特点、结构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领域及方向。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


以竞争力评价闻名于世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城市竞争力》(the competitiveness)报告,对城市竞争力的定义、研究方法、标准进行了分析。报告提出全球经济中城市竞争力发挥的重要作用及6大主要趋势,构建了城市竞争力四要素框架,并从改革角度提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和方向。

一、全球性发展趋势对城市的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认为,未来长期阶段对于城市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主要有六个方面。

1、城市化、人口增长与中产阶层的崛起

未来一个阶段,全球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将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2010年,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中,这是历史上的首次。到2020年,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24亿人口实现城市化,使全球城市居民总数达到63亿,即67%的全球人口。



 在可预测的未来,全球性的快速城市化主要发生在非西方区域。未来数十年间94%的城市化人口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层,即日均购买力平价支出达到10-100美元的人群,其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当前的1/3上升到2/3。根据麦肯锡集团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预计新增10亿“全球消费阶层”,其中有6亿居住在440个发展中国家城市中。

2、不平等的扩大

由于中国与印度的崛起,全球层面的不平等在下降。但在国家层面,以基尼系数为衡量标准的不平等在诸多国家都有加大之势。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以及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这一情况均很明显。经济全球化、技术变化会使得那些拥有资本、受过高等教育以及高级技能的人受益更大。

城市会受到不平等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催生不平等。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也会扩大城市与小城镇以及农村区域的差距。城市能够提供服务业的就业机会,这也常常使得生活成本快速攀升。收入差距在城市间的差异更为显著。伦敦、纽约、香港与新加坡等全球城市由于具备资本及人才优势,其城市居民的收入相较其他城市有很大优势。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人口与收入的增加,人类对于环境资源的压力不断提升。从1950年起,全球人均能源消耗量增长了一倍。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量将增长50%。

由于人口与经济活动的高度集聚,城市已成为能源、粮食与水资源的高强度使用者,其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已超过50%。这些挑战在发展中区域尤为突出,也使促进资源的更高效使用的技术和市场得到高度关注。


                 


4、技术变化

技术进步总能推进城市化发展,能够极大地降低交通与通讯费用。技术变化与市场开放政策相结合,已经使经济活动范围扩展到全球,进而使比较优势带来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的收益,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活动更趋集中在一些特定区域。城市在其中受益良多。在技术进步的助力下,企业得以收获经济规模的收益,同时使人才得以集聚,以分享创意。城市的集群效应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今天的世界,卫星、电脑,移动通讯以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使得城市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技术带来的发展。目前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讯速度的提升,2007年-2011年间,国际互联网的带宽增长了3倍。目前互联网拥有25亿用户,有60亿人通过手机上网。2011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新电话注册数字占比达80%。

5、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gvc)是21世纪初国际贸易的核心特性。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与市场开放使得生产环节可以跨国分布,从而使价值链的各部分得以分布于不同国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是国际贸易中增长最为迅猛的部分,也成为拉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增长与就业的最主要动力。

全球价值链对于城市也产生深远影响。城市已然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制造业集群及服务活动在城市集聚。城市也因全球价值链在行业和地理空间上的扩展而获得巨大的收益。跨国公司被视为全球价值链的“系统集成者”。城市展开竞争,以吸引跨国公司的全球或地区总部。麦肯锡集团预计全球顶尖的20个城市集聚了1/3的全球大公司总部,以及这些大企业40%的收入。同时,未来将出现一波大企业发展的新浪潮,这些企业将来自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这对于城市更深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将是一个重要契机。


         


6、治理

随着市场的全球化,社会层面也发生巨大变化。技术变革能够推动经济活动的集聚,但也会促进决策与选择行为的分散化。互联网、移动通讯与社交媒体使得分布在全球的大量的个体的工作、娱乐、思考以及信仰活动的以交互运行。同时,一部分大公司则居于新技术市场的顶端。而面对这些经济、社会、技术力量的动态变化,世界政治与治理体系显得停滞不前。全球治理以及跨国家区域治理体系力量仍很薄弱。

社会、经济、技术等分散化的力量更青睐国家以下(sub-national)层级的政府治理。由于民众能够获取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的信息、对于透明、责任以及善治的期待提高,其对国家政府以及政治精英的信任度不断下降,而政府间组织及跨国区域机构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又相对遥远及官僚化。这种情况就为城市及州一级政府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窗口。分散化的政治系统可能对于处理此类状况具有独特的优势。总体上看,在权力分散化的趋势下,决策体系下移到城市政府是大势所趋。

二、城市竞争力的定义与结构

1、城市竞争力定义

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由政策、制度、战略与流程等要素构成的体系,该体系决定了城市可持续生产力的水平。其中的生产力指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的效率,而生产力必须是可持续的,即能够在中长期保持经济、环境与社会目标的协调。


2、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结构

世界经济论坛将城市竞争力的组成结构划分为四个部分,即制度、政策与规则、硬连接性、软连接性。

(1)制度(如何改革)

 该部分主要考察竞争力的治理与决策框架,其关注点聚焦重大决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关键性改革如何发起。从竞争力视角看,城市制度层面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

--城市政府的政治与法律体系

--与国家及州/省层级政府间关系

--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商业集团

--公-私合作

--个体与领导力

--理念、远景作用与城市营销

--主要改革的时机选择,包括如何利用危机及重要转折性事件的能力

(2)政策与商业环境规则(改革的领域)

城市竞争力中的公共政策与规则框架主要指出改革的领域,其包含的领域包括:

--与城市财政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

--与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市场相关的商业环境政策与规则

--对外经济政策,此类政策主要影响全球经济中城市的地位,这一地位受到国际贸易、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劳动力以及国际游客等多重因素制约,并最终与全球价值链相关。

(3)硬连接性

硬连接性主要指将民众与能源、水源以及其他服务相连接的关键性物理基础设施水平,主要包括:

--交通体系(航空、公路与轨道)

--通讯

--能源

--物流系统

(4)软连接性

软连接性主要指能够使硬件基础设施与新技术投入发挥更大效力的社会资本。目前对软连接性重要程度的评价已与硬连接性一样高。事实上,软、硬连接性之间是彼此促进的互动关系。包容的社会氛围、自由表达的环境以及国际化环境都是软连接性的重要元素。软连接性的要件主要包括:

--技术创新与扩散体系

--教育与培训体系

--包含中小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业文化

--知识产权枢纽,包括数据存储体系

--吸引人才的宜居与生活质量因素

--促进信任与吸引力,促进商业与金融互动的关系网络

   --开放的社会氛围。


             


三、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世界经济论坛以33个城市的案例研究为基础,从四要素框架出发,提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方向。其中特别聚焦城市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主要领域,并关注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制度要素提升

(1)领导力与远见:创造与保持城市品牌

世界经济论坛的大量案例分析表明,城市的个性对其发展至关重要。而城市的愿景设定及领导力往往是关键所在,清晰的、富有远见的城市发展方向规划以及坚持不懈的实践是促进城市发展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新加坡与迪拜的案例反映出领导力与远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前者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李光耀的愿景设计使得新加坡从一个贫穷、不确定的城市国家发展为稳定、繁荣的世界级城市。迪拜在谢赫?拉希德(sheikh rashid)的领导下,将其自身的发展路径设定为多功能大都市而非有依赖性城市,最终使该市发展为中东门户与全球城市。

城市的治理体系对于领导力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在部分城市中,领导者的权力是直接获得的,而非通过任命或选举。在另一些城市中,选举会导致领导力及治理能力的大幅偏移。在部分城市中,议会的权力较大,导致领导力体现出共有属性。这些不同的治理体系往往需要政治与立法体系之间的协调互动,以达成领导力的作用释放。


(2)政治与法律体系:制度力量、分散化、协调与公-私合作

 强大的制度力量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府与公共服务、法治、财产权的公正执法,以及契约精神。这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部分城市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在制度较不健全的情况下得到发展,但在城市发展的初始阶段就进行制度建设仍大有裨益。强有力的制度体系将对城市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保障力,特别在城市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时尤为重要。

许多城市发展案例表明,分散化的决策能力对于市政体系而言有其优势。西班牙毕尔巴鄂、中国宁波、迪拜等城市的发展都有赖于其相对独立、自治的政治管理权力。但分散化并不等于忽略协调能力。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就成功地与周边巴斯克区域的其他城市建立起协调关系,进而形成了“城市-区域”的发展格局。公-私合作体系的作用也在诸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体现。毕尔巴鄂与巴斯克自治区的公共战略就得益于私人部门的投入,以及私人部门在政策实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配合。

(3)机遇之窗:利用危机与创造转机

改革的时机是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政策改革往往发生在危机氛围之下。有学者指出,危机具有停止“常规政治”的效应,从而为推行大规模关键性改革提供“机遇之窗”。对于城市而言,利用危机推动改革的能力至关重要。

新加坡的发展过程中,李光耀及其副手在20世纪60年代便充分利用了该城市国家面对的危机,进行了变革。在生存发展的语境下,李光耀及其团队推动了诸多关键性的改革,引领新加坡保持了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其政府也在新加坡民众中建立起“增长的合法性”,赢得了民众对改革的支持。

2、政策与商务环境规则

(1)获取基本权利:简洁、透明、确定性

获得基本权利是塑造良好公共政策,以形成有利于竞争力提升规则环境的基石。对于城市层面,有三大重点领域需要关注,即财务政策、营商环境,以及对外经济政策。从国际城市的实践来看,稳定周全的宏观经济政策、高效简洁的税务体系、弹性的劳动力市场、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开放性、简洁与透明的内部营商环境、对高风险的保障网络,上述要素是长期保持有效的政策组合。

美国城市的成功案例表明,降低官僚主义、保持企业低税率,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升级使诸多城市受益。上述举措使相关城市能够规避后工业化时期的衰退,并在高附加值领域取得优势。如查塔诺加市在汽车制造领域及互联网创业方面、匹兹堡在新材料方面、圣路易斯在高科技产业、俄克拉荷马城在能源相关制造与服务业方面均成就斐然。

(2)对外经济政策:城市化与全球化

通过贸易、金融、国际投资、国际游客与人才吸引等手段促进开放,实现与世界的联通,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十分关键。这也是推动区域生产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捷径。迪拜受到阿联酋相对较低的进口与对内投资联邦管制。但该市通过自由贸易区建立了“迷你新加坡”区域。区域内采取免税待遇,对于100%的国外业主,不设外汇管制、资本与利润自由流动、企业与收入税为零税率,审批程序便利化,基础设施完备。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下,迪拜95%的人口来自国外。

城市需要制定其自身的对外经济政策,而不应当简单地将之归于国家。除了新加坡和迪拜之外,大部分城市都将这一政策体系归于国家。而事实上,作为全球化的参与者,城市应当拥有自身在上述政策方面的灵活度。

(3)空间中立:城市不需要施舍,但也不应受到歧视

人们大量向城市集聚,所以他们并不需要政府对城市采取高于郊区及乡村区域的资助。但国家政策往往更倾向于后者,如农业补贴、长距离汽车驾驶补贴、以及对郊区大面积住宅的抵押贷款税收减免等。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并不需要依赖发展完备的腹地,但政策性的扭曲仍然对城市化产生阻碍,并影响城市化带来的收益。

3、硬连接性

(1)城市规划与组织增长:补充而非替代

公共管理机构在构建城市的核心基础设施―“硬连接性”方面扮演着主导角色。这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核心因素。但城市规划也面临两级分化的矛盾:一个极端是规划者“过度规划”的倾向;另一个极端则是依赖完全分散化的市场解决方案,城市组织增长最终陷入无规划的混沌局面。因此,城市的发展需要规划与自我组织增长的协调互动。

贫穷与富裕国家的诸多城市都面临“硬连接性鸿沟”问题。最大的鸿沟出现在欠发达国家的城市中,拉各斯、雅加达、达卡、卡拉奇与开罗等。这些城市亟需低价住房、清洁的街道、快速交通体系、可靠的电力、可靠清洁的水供应,以及良好的废弃物管理体系。若无法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城市将面临蔓延、拥挤、污染以及公共服务不足的困扰,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城市密度:垂直发展与蔓延发展

有学者指出,市中心区的集聚发展对于商业、创新、艺术、文化以及城市的居住活动有诸多帮助,这种发展模式也具有环境友好属性。居住郊区与乡村生活则是环境不友好的方式,这主要因为居民将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驾驶汽车,从而带来更大的人均碳排放。呼吁城市高密度发展,反对城市蔓延的呼声日渐强劲。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城市高密度发展与高层建筑主导的典型案例,城市中高等级公路与公共交通体系形成主干网络,活力街区与绿色空间点缀其间。在芝加哥的城市复兴中,中心区的扩展成为主要组成部分。孟买则提供了一个反面案例,由于糟糕的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与高度限制导致房价上涨,贫民窟面积增大、拥挤程度剧增,城市蔓延与腐败问题困扰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具备了更好的硬件条件,应当能够通过降低土地使用与劳动力流动管制等手段,降低城市蔓延程度,提高城市密度。

(3)基础设施的智慧选择:从交通体系到全球价值链

在许多城市的竞争力体系中,交通、通讯以及能源等硬连接性的数据都包含其中。这有助于人们了解硬连接性如何提升生产力,并使得城市进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交通体系与对外经济支撑系统是城市实现“硬连接性”的重要领域。诸多城市的最佳实践体现出上述领域的价值。新加坡的市中心区的电子道路运行系统保证了区域交通流量的舒畅。香港建立了或许是全球最佳的公共交通体系,包括非常完善的公交车网络与优质的公共轨道交通(mtr)系统,后者同时达成了高效与盈利的目标。香港的mtr系统被伦敦、北京等城市所借鉴。

另外一些城市则从直接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中获得收益。韩国釜山在港口与港口物流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进而使该市成为全球航运企业的转运枢纽和集聚地。为了降低对马来西亚水源进口的依赖,新加坡开发了先进的水处理系统,最终使其成为全球水务技术的领导者。

4、软连接性

(1)软连接性:21世纪知识经济背景下城市的关键领域

工业化时期,运河、港口、道路、轨道、交通枢纽等硬连接要素促进了曼彻斯特、底特律、芝加哥、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城市的转型。今天,硬连接性依然重要,但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软连接性的重要程度已与前者并驾齐驱。

作为城市的社会资本,软连接性指的是使民众更具有创造力、城市更为繁荣的知识、连接与关系网络。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其映射的是“开放社会”的特性,即:包容、自由表达与国际化。软连接性是创意、创业精神、创新与增长的温床。另一方面,城市中硬连接性与软连接性的边界正在变得日益模糊。当硬连接性得到良好规划,变得更为智能,软连接性往往水到渠成。如在巴西的库里迪巴和麦德林市,由于对于具有包容性的交通体系进行了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最终使就业区域与低收入社区得到了良好的连接,取得了良好的软连接效果。

(2)教育:终极软连接性

波士顿由于具备美国最高密度的高校及学生,也集聚了生命科学、金融、咨询与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印度的班加罗尔、海德拉巴等城市则受益于其世界级的科技与管理研究所。应当注意到的是,世界级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连接性并不会自动形成。顶级的高校无法独立提升城市竞争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便无法单独振兴美国巴尔的摩市。

波士顿、匹兹堡、圣路易斯、哥德堡等城市的后工业化复兴,都建立在推动区域内教育机构与更为广阔的城市与世界其他区域建立联系这一前提之上。新加坡对于教育采取了高度关注的政策,该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其扶助的重点涵盖了高校、理工专科学校以及技术研究所等诸多类型的教育机构。


(3)软连接: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连通性

城市的软连接性包含了市民与企业家的连通性环境。城市应关注市民与地方政府联络、表达意愿、获取服务以及与其他社区进行沟通的能力。此外,还应关注企业家之间相互联系,以及企业家与创新体系之间在更大范围上的联通能力。新技术能够使社会个体成为生产者、消费和市民,能够使连通性成为开放社会的重要驱动力。

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软连接性增强了人-机交互界面的中心性,使得个体能够充分利用硬连接设施。这一趋势能够极大地提升个人与组织的生产力。城市需要认真谋划,配置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因应这一趋势的需求。城市需要努力在使用数据促进个体体验与保证隐私与安全方面保持平衡。


         


四、中国城市竞争力体系建构的主要启示

世界经济论坛《城市竞争力》报告对于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体系建构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报告提出的竞争力概念、内涵,以及评判竞争力的要素结构,是中国城市审视自身竞争力水平,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

1、关注全球性趋势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中,对于全球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六大趋势以及相关趋势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全球城市化趋势、人口变化、分配不平等、治理、技术变化等问题成为构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背景与逻辑起点。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广度和深度的扩展,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与全球发展的总体趋势密不可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城市的竞争力体系构建,应参考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思路,以全球性主要趋势作为外部变量,形成竞争力判断的逻辑起点。

2、重视制度因素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论坛的城市竞争力结构中,高度重视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四大要素结构中,制度、政策与规则占据两席。同时,在竞争力评判中,政治与法律体系、政府间关系、公-私合作、远景规划与城市营销、宏观经济政策、商业环境政策与规则、对外经济政策等诸多制度要素成为评判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视角,往往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关注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投入产出、基础设施、fdi等经济成果指标,对于制度因素的关注度不高。从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城市竞争力英皇娱乐_澳门拉斯维加斯-平台*官网在于城市吸引要素的能力,而制度因素在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或政策设计过程中,应提高制度因素的权重与重要地位。

3、城市发展需重视“软、硬连接性”的均衡

世界经济论坛对于城市竞争力的评判体系中,将软连接性的作用置于与基础设施等硬连接性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多次强调前者作为社会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报告还提出软连接性与硬连接性边界逐渐模糊,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这些视角对于中国城市的竞争力评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城市竞争力的不足之处,已经更为突出地体现在“软连接”方面,即在开放社会、知识资本、创新环境方面的薄弱。借鉴国际视野,突出“软连接”与“硬连接”的均衡互动发展,是中国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信息来源:2016学院招生宣传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