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 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旗舰项目[图]

基础部2016-07-26访问数:1166


从手绘图到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之路


    7月19日至21日,中外联合记者团探访了位于苏州市以东的苏州工业园。正值北京暴雨倾盆,园区多位负责人特别骄傲地跟记者们说,苏州工业园的地下工程做得很好,连98年特大洪水期也没有被淹。而这得益于园区最初的科学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单小辉接受记者采访称,园区在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包括后来在输送项目经验的过程中也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规划先行”。正是良好的规划,让苏州工业园区从一张手绘图变成了一座新城市。
    
从一张手绘图到一座新城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他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1992年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1994年,国务院下发批复,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


园区原来是一片洼地田,现在已经是繁华都市


    “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住。”单小辉说,园区建设之初请了新加坡一家专门做规划的公司,对园区的土地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对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和商贸用地等土地功能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园区严格按照外围工业,中间住宅,最里商业的层级进行规划和建设。“我们是按照一个城市的标准来对园区进行设计和定位的。
    据单小辉介绍,建设之初,园区就特别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到位,投入了很多资金。电、气、煤、光缆和电线全部从地下铺设到各个工业用地,土地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填高90公分,做到了“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位列全国领先地位。
    正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苏州工业园区躲过了一个又一个“洪水劫”,保证了园区内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了9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全区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之首。2015年,在中国gdp总量最高的城市榜单中,苏州gdp达14400亿元,位列全国第七。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的行政区之一,2015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0亿元,为苏州全市贡献gdp约14%。


园区原来是一片洼地田,现在已经是繁华都市


    新加坡记者:苏州工业园改变了我对中国的印象
    记者团成员大多是第一次到园区。大家纷纷惊叹于苏州工业园区优美舒适的环境:高楼大厦林立,同时又绿树成荫,街道干净整洁。来自新加坡的新传媒(mediacorp)记者余洁琳表示,苏州工业园区让她感觉自己还身在新加坡,城市建设跟新加坡很像。她是第一次来苏州工业园,但是此前曾到中国其他城市旅游过,感觉不是很好,“苏州工业园让我改变了对中国的印象。”
    据单小辉介绍,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苏州工业园区的区域整体环境已经通过iso14001认证,园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5%。“在园区内,我们每500米就设有一个邻里中心,这也是跟新加坡学的。”
    单小辉说,因为园区内有很多住宅小区,而住宅小区里是不规划商业的,所以园区内每500米就设立了一个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可以解决居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需求,还配备有相应的文体设施和医疗设施,还把社区的一些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也设在了邻里中心。“这样就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街边小卖店和路边摊的出现的可能性,美化了城市景观,也便于城市管理。”


                  

    园区内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月亮湾”沙盘


    “园区经验”变为“苏州三宝”之一
    现在,苏州人民最常乐道的“苏州三宝”为: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园区经验被归纳为“借鉴、创新、圆融、共赢”。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已经被复制到其他园区,如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等。
    早在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就已经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用10年的时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单小辉表示,他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在园区开发建设之初,就形成了一个科学良好的规划,然后开发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走。
    单小辉表示,园区的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性、领先性和前瞻性,基本是3年就要一小修,5年要有一次大的提升和讨论。园区设有一个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园区的规划进行修整和提升。比如1994年建园时对园区人口的定位是到2020年时人口规模达到60万人,2006年时这个定位已经修改为125万人。


  

园区内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月亮湾”实景


    不过,单小辉也同时特别强调,园区的规划在保持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同时,保持了严谨性和延续性,园区的规划不会因某位领导的个人意志而修改。他说,园区开发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构”。园区功能区的调整需要经过理事会的批准,还要上报中新两国政府,只有双方都同意了,规划才能进行修改。
    单小辉说:“土地性质的改变和规划用途的改变都是需要中新两国政府批准的,程序很复杂,所以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去突破这个底线。”比如,2015年被评为首批17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就是在园区预留的“白地”上从无到有开发建设起来的。度假区从2010年才开始建设,这块“白地”在规划中是生态用地,被预留了10年。
    相比其他城市的规划,单小辉认为,很多地方的规划是在旧址上进行规划的,而旧址的拆除可能不会这么彻底,原来的建设格局就决定了规划的局限性。而当时为了保护苏州古城的风貌,所以苏州工业园区是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画了一个新的蓝图,可以自由施展拳脚。


信息来源:2016学院招生宣传组 www.sipac.gov.cn  中国苏州工业园区官网


返回原图
/